11月5日,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3岁。欧阳中石先生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肥城,青少年时代在济南度过,其书法端庄高雅、沉着厚重,开创了一代书风。一代大师,离我们远去。
对于济南人来说,欧阳中石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在济南街头和景区,经常能看到中石先生遒劲秀丽的题词题字,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矗立在泉城广场的《泉城颂》“长天崇历下,后土惠泉城。趵突流金线,珍珠漱玉明……”《泉城颂》的内容为欧阳中石先生自己作的五律,为作此诗,欧阳中石专门登临大明湖新建成的超然楼,并几易其稿。诗作上下纵横,博古通今,将泉城自然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其书法更是大笔挥洒气势磅礴,与诗句相映辉煌,蔚为壮观。这篇诗与书均为欧阳先生之艺术杰作,它不但展示了中石先生超高的艺术成就,更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怀念与眷恋,对济南这片土地的厚爱和对家乡人民深厚的感情。
抗战时期,欧阳中石曾就读于济南制锦市小学,夫人张茝京也在制锦市小学读书,中学时代中石先生在济南济美中学(现济南五中)、济南省立一中(现济南一中)就读,1948年中学毕业后还在济南当过小学老师,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考上辅仁大学,一年后又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中石先生多次说过,他在济南长大,就是个地道的济南人,他熟悉济南的每条老街巷,喜欢济南的泉水,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乡。“生于鲁,长于齐,壮游京师”的欧阳中石已成为山东人的一个代表符号。
山东师范大学的张世镕教授是欧阳中石先生在济南一中的老同学,前些年,他曾与笔者谈起跟中石先生几十年的同学情谊。多年来,中石先生对家乡的老友、师长、母校非常怀念和尊重,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世镕先生去北京出差,被中石先生留在家中款待多日,他们畅谈家乡与往事,直到依依惜别。中石先生每次来济南,只要有时间就要在城里城外转转,瞧瞧少年时玩耍的地方,走走老街巷,看看家乡的泉。他尤其喜欢那些泉水,从趵突泉到五龙潭,从黑虎泉到珍珠泉,从年少这些泉水就与他相伴,从未停息,也总是看不够。
张世镕先生还曾谈到中石先生小时候在家乡向武岩法师学习书法的往事。当时,武岩法师让欧阳中石在他提供的宣纸上写书法,收费五块钱一张。在那个时代五块钱可不是个小数字,一袋面粉两块钱,五块钱够他们全家人吃两个月。武岩法师还规定他不能回家练,欧阳中石只能在现场非常专注地看老师写字,然后小心翼翼地提笔,每次下笔都觉得心疼。不过,中石先生悟性很好,他很快就写得很有章法,学到了精髓。最后,武岩法师把收取的费用,全部归还给了欧阳中石的母亲。
欧阳中石先生一生成果斐然,从逻辑学到教育,从书法到绘画,从戏剧诗词……他还建立了从专科到博士后的书法教育体系。的确,欧阳中石先生一生师友众多,哲学大师金岳霖、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收藏大家张伯驹,甚至大画家齐白石,都曾悉心指导。
中石先生的书法用墨浓淡有致,清俊飘逸里有着厚重爽朗,朴素古拙里分明又见高雅的格调。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用工更勤。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
当人们常常把目光聚焦在欧阳中石的书法成就时,殊不知他在绘画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他曾亲炙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教诲,向白石老人学过写意花鸟画。他的画面鲜有花叶摇曳、飞鸟跳动、水流曲折之类的动感,更不刻意求奇崛、野性、拙丑之状,而是弥漫出一股安静的气息,或者不妨用欧阳中石喜欢说的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美好”。半枝老梅、一丛兰花、两盆水仙、几尾金鱼……所绘者无非寻常景物,所传递者也不过就是生活世界以及人的心灵状态的美好与和谐。
欧阳中石一生对戏曲情有独钟,他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身份——京剧艺术家和研究者,京剧“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