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开笔礼,制作周村烧饼,学射艺,做扎染,体验刻板印刷......28日,
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周村古商城研学营全新亮相,迎来了景山小学的同学们。研学活动中不仅有参观学习,更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短短一天七个课程让学生收获满满。
6月28日,
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周村古商城研学营迎来济南市景山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前往周村的路上,研学导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今天的活动内容,并向同学们介绍了研学的来源及意义,研学从欧美国家传入,在西方称为游学,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意思是走出课堂,深入自然或实践环境中,进行学习。
为了活跃气氛,研学导师还带大家玩起了小游戏,猜脑筋急转弯、讲笑话、科普汉字小知识、背古诗……大家踊跃参与,展现了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9点,同学们来到了周村古商城。今天要研学的活动范围是三条周村的主干街道,分别是大街、丝市街和银子市街。
一进景区,同学们便被这古香古色的气息吸引了。听完老师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了周村是儒商发源地,古商城是世界各地的商人们来这里经商时修建的,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老建筑5万余平方米。之所以叫“大街”,是因为在过去这条街道是最长最宽的,能够并行两辆马车。
在大街上,同学们看到了亚圣孟子后代——孟氏集团创办的谦祥益和瑞蚨祥(为“八大祥”之首),晋商创办的顺兴漆店,英美烟草公司周村旧址,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旧址,过去女子抛绣球用的二层绣楼等,可谓历史厚重。孟洛川是瑞蚨祥的继承人,在瑞蚨祥孟洛川纪念馆,老师给大家讲了孟氏兄弟三人分十七个银元宝的故事,大家听得饶有兴致。
在周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同学们饱览了周村三镇图,知道了於陵故城和周村名字的来历,了解了周村的历史名人,有《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周村历史上唯一一位武状元王应统、瑞蚨祥继承人孟洛川,以及周村抗日英雄马耀南。非遗展厅展示了周村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2项国家级,分别为周村烧饼传统制作技艺和周村芯子。同学们还知道了乾隆皇帝赐名周村“天下第一村”的故事。
远远的,看到一块刻有“旱码头”字样的牌坊。被称为“旱码头”,是因为周村是一个不靠水上运输,只靠陆上运输的码头。
在丝市街,大家看到了一块“今日无税”碑,讲的是清朝官员李化熙辞官回乡,看到周村经济发达但赋税严重,遂请求当地官府减免1600亩荒地的税赋的故事,不仅如此,李氏子孙六代还为当地官民代交了200多年的税。
状元府,是清康熙年间周村第一位武状元王应统的府第。
在状元府,同学们参加了传统古代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开笔礼仪式,穿汉服,正衣冠,拜孔,行揖礼。研学导师用毛笔为同学们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寄语同学们像人字的字形一撇一捺一样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并用朱砂为大家点上聪明点,寓意同学们从此人生开启新篇章。
同学们击鼓明志,敲鼓三声,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志向:有的同学想当白衣天使的医生,也有的同学想当兼济天下的商人,还有的同学想当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保家卫国的警察、教书育人的老师……大家志存高远,赢得了在场老师的连连称赞。
随后,大家学习了古代六艺之一的射艺,左手拿中华弓,右手拿箭,射者在德的指引下完成身、心、箭的高度统一。上弦、勾箭、拉弓、射箭……大家跃跃欲试,有的同学射完一箭仍意犹未尽。
在银子市街,大家见到了票号。票号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银行,是过去人们存钱、取钱、办业务的地方。过去人们使用的汇票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卡和存折,研学老师告诉大家汇票有四种防伪措施,分别是掌柜的笔迹、印章、防伪水印和防假密押(即汉字密码)。因防伪措施周密,汇票从未出现过冒领冒取的现象。
扎染是中国特有的一门技艺,距今1700多年历史,唐代是扎染的鼎盛时期,人们流行穿扎染服饰。周村的大染坊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
扎染小课堂上,老师教给大家两种扎花方法,将布折叠、用绳捆绑、将绳打结,同学们亲手体验了扎花的过程。同学们还观看了扎染作品着色的过程,听讲解员老师讲了许多大染坊的历史故事。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亲手制作的一幅幅或蓝色或红色的扎染手帕,便制好了。大家拿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作品,惊叹不已。